淋雨试验设备是一种用于模拟自然降雨、人工喷水等水环境,检测产品防水密封性能与抗水侵蚀能力的可靠性测试设备。通过复现不同强度的涉水场景,验证产品在雨水、喷淋、溅水等环境下是否能正常工作,是否出现结构损坏、功能失效或内部进水等问题。
近日,看到一些用户对于淋雨试验设备的流量和降雨量为什么不一样?有些不太理解,本文将根据这个问题给大家整理关于在淋雨试验设备里,“流量"和“降雨量"不是一回事,它们分别描述两套不同的物理量,所以数值必然不同,也不能直接划等号。
1.定义不同
流量Q:单位时间里喷头喷出的水体积,单位常用L/min。
降雨量R:单位时间、单位受水面积上落水的深度,单位常用mm/h。
2.量纲不同
把流量换成“深度"必须引入受水面积A和时间t:
R(mm/h) = 10⁶×Q(m³/s) / A(m²) ×3600
同样一台设备,摆管半径越大、样品台越大,A就越大,在Q不变的情况下R反而变小。
3.测试目的不同
流量用来校核喷嘴、水泵、管路是否达到标准给出的“水力"要求,属于设备计量。
降雨量用来模拟自然雨强(小雨1–3 mm/h、暴雨50–100 mm/h 等),属于环境模拟。标准(如 GB/T 4208、IEC 60529)先规定 R,再由厂家按喷头数量、孔径、分布面积反算出需要多少Q。
4.调节手段不同
想增大 R,可减小样品台直径、增加喷头数量或孔径;想增大Q,只要提高水泵转速或阀开度即可。两者可以独立微调,以保证雨滴速度、水滴直径、覆盖均匀性也符合标准。
总结来说,流量是“喷头喷了多少水",降雨量是“样品表面接到多深的雨",中间隔着“面积"和“时间"两座桥,所以它们永远不可能相等,也不需要相等。